2024-08-23 13:38 点击次数:108
所谓“东北问题”,可以概括为“国、共、苏三个方面一并介入之下,东北的接收与交防问题。围绕着这一问题,苏联、中共、国民政府及美国陆续在东北登台亮相,每方都有其特有的利益诉求:
苏联对国防安全的需要、中共“向北发展”的战略。
国民政府对收复东北的要求、美国“门户开放”政策的需要。
这些复杂的利益关系在东北问题上聚焦,形成了极不稳定的东北形势,这也是战后中国政治格局发展态势暂不明朗的一种反映。东北问题在战后中国的政局中无疑是聚焦点之一,也是一个甚为特殊的问题。它的复杂微妙体现在其所特有的双重性
战后东北问题的根源可以追溯到雅尔塔会议。
1945年2月8日下午,在克里米亚岛的利瓦吉亚宫进行了一场涉及中国的秘密谈话,三日后,美、苏、英签订了关于远东问题的协定,即“雅尔塔密约”。同年7月至8月中、苏两方以此为基础展开谈判,并签订《中苏友好同盟条约》及4项附带协议,确立了战后初期各方关系的基本框架,也埋下了战后东北接收的隐患。
8月9日,苏联对日宣战并发兵东北,至15日日本正式宣告投降之时,苏军已占领了。东北大部分地区,基本摧毁了关东军的抵抗。当然,苏联出兵东北并非仅仅为了对日作战,更为重要的是“为了使东北地区成为苏联的势力范围和东方安全屏障”。
根据联合国最高统帅第一号命令规定,东三省的受降事宜由苏军负责,而受降的特殊化直接致使接的特殊化,东北也因此成为战后接收问题中一个极为特殊的地区。
对于国、共而言,若能控制东北所带来的战略优势是不言而喻的。
早在中共七大期间,毛已注意到东北地理位置所具有的战略意义——“从我们党,从中国革命的最近将来的前途看,东北是特别重要的。如果我们把现有的根据地都丢了,只要我们有了东北,那么中国革命就有了巩固的基础”。
也就是说,若是中共可以控制东北,便可背靠苏联,建立一片广大的根据地,并与华北连成一片,此即为“巩固的基础”。
反之,从国民政府的视角看,若掌握东北,其一可以依靠东北对中共华北根据地进行南北夹击、切断华北与苏联的连接,其二可开发东北的工业资源,以对重建战后经济有所助益,其三也能通过收复失地来塑造自己在国际、国内的正面形象。
29日,蒋介石订定《收复东北各省处理办法纲要》作为收复东北的方略部署,纲要中规定在长春设立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东北行营,下设政治委员会及经济委员会,综理东北收复事宜。后又相继任命熊式辉为东北行营主任兼政治委员会主任,张嘉璈为经济委员会主任,蒋经国为外交部驻东北行营特派员,又任命杜聿明为东北保安司令长官,拟以政治、外交、军事三者“互相支持维护,互相借重发展,以达成收复东北之使命”。
然而,这样的构想设计看似完备,却由于没有与苏联讨论具体接收程序,对如何进入东北、如何接收政权、如何移交经济事业等方面并无协议,以为军队到达后一切便可迎刃而解①。事实已经证明,不仅一切问题并未迎刃而解,而且还将引发出新的问题——这些问题环环相扣,难以解决。此后中苏交涉,正如同一场拉锯战,你来我往,纵横捭阖。
经济委员会苏联国民政府政治委员会中共发布于:天津市声明: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,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